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
第一节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
依恋的发展(艾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)
婴儿依恋的类型
依恋类型 | 母亲离开 | 母亲返回 |
---|
回避型 | 无表现 | 无表现 |
安全型 | 分离焦虑(易于被安慰) | 积极的情感寻求安慰 |
反抗型 | 相当忧伤 | 难以被安慰、抗拒 |
良好依恋的培养
口诀:两接触,少分离,及反应
- 注意“母性敏感期”阶段的母子接触
-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
-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
-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
亲子关系的类型
- 民主型:独立性、主动性
- 专制型:忧虑、退缩、怀疑
- 放任型:清高孤傲、自命不凡
第二节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
同伴关系的概念
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
同伴关系的类型(庞丽娟采用“同伴现场提名法”)
类型 | 交往 | 行为 | 男女比例 |
---|
受欢迎型(正向) | 喜欢 | 友好 | 女>男 |
被拒绝型(负向) | 喜欢 | 攻击 | 男>女 |
被忽视型 | 不喜欢 | 独处 | |
一般型 | 一般 | 一般 | |
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
家庭因素
托幼机构因素
幼儿自身因素
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
-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 环境,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
- 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 机会
- 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 技能
- 通过 游戏活动 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,增加交往行为方式
- 积极争取家长配合,保持 家园 教育的一致性
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
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
- 第一阶段(2-3 岁):知道自己的性别,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。
- 第二阶段(3-4 岁):自我中心 地认识性别角色。(接受行为偏差)
- 第三阶段(5-7 岁):刻板 地认识性别角色。(不接受行为偏差)
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
- 性别行为的产生(2 岁左右)
- 性别行为的发展(3-6.7 岁)兴趣差异 同伴选择 个性和社会性差异
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
- 生物因素
- 社会因素
- 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
- 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者
- 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
第四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
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含义
- 亲社会行为(积极的):分享、合作、谦让
- 反社会行为(消极的):攻击性行为
- 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
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
- 概念:移情是指从 他人 角度考虑问题,移情是学前儿童 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,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 关键期 4~6 岁。
- 作用:
- 去自我中心,产生利他思想
- 引起情感共鸣,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
- 移情的影响因素:家庭教育因素、同伴交往
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
- 亲社会行为的萌芽(2 岁左右)
- 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,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(3-6、7 岁)
- 合作行为(最多)→ 分享行为
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
- 社会生活环境:社会文化、电视媒介
- 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
- 家庭 的影响:父母的榜样作用及教养方式(关键)
- 同伴的相互作用:模仿和强化
- 移情 (最根本、最内在)
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
攻击性行为概述
攻击性行为的含义
攻击性行为的类型
- 身体动作攻击(生理性攻击)—— 言语攻击
- 工具性攻击 (目标为物)—— 敌意性攻击 (目标为人)
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和特点
- 攻击性行为 频繁
- 身体攻击 多于 言语攻击
- 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 转化
- 存在明显的 性别差异(男孩多于女孩)
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
- 父母的 惩罚
- 榜样:大众传播媒介
- 强化(放任不管就是一种强化)
- 挫折(直接原因)
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
- 尽量满足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,减少受挫心理
- 努力提供 宣泄内心压力 的多种形式和途径
- 减少 对攻击性行为的 模仿与强化